-
玉石的养生功效
和田玉手镯 在史书《黄帝内经》中记载了砭石能够治百病;明代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关于玉石的20余种中药物。现代的科技更是实践证明了玉石中含有多种锌、铜、镁、铬等微量矿物元素,能够通过与皮肤的接触而充分被所吸收,调节人身体的各个感官生理机能,起到保健的功效。 流传下来的关于玉石的古偏方中认为口中含玉石能够起到生津止渴、除胃热、润喉声、滋心肺、养毛发等功效...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石玉器拍照常识
和田玉把件 玉石的拍摄地点大多数都是在室内,灯光的选择尤为重要。一定不要选择暗的灯光,那样拍出来的玉石照片也是黯淡无光泽。如果是在室外拍摄,一定要是晴天,当然不可让阳光直射到你的玉器上。另外可以在玉石旁边摆放一些花花草草,这样可以增加照片的美感。 在拍摄背景上可以选择白色仿绒垫子或者是黑色的绒布,同时要掌握好相机的焦距,把相机打到近焦位,这样拍摄起来就不需要总调整了...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石对于中国人的价值
和田玉挂件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由于玉的外表及色泽,人们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rdquo...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知识简介
和田玉挂件 玉养人,人养玉。玉是阴阳二气的精纯。玉含气是其他矿物质的7-10倍,玉释放的能量气具有卓越的天然治愈力,能排万病之根,补阴阳之气。玉能镇静、美容、松弛神经、化解烦躁,对人身心有保健功效。自古道:文化玉为首、五福寿为先。在中国所有文化的历史传承中,从文明发祥就始终一脉相传,未承中断的就是玉文化,玉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年的文化、玉故事就是中国13亿人的故事,中国的四大国粹:国画、中药、京剧...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的盘出条件有几种
玉石挂件 玉的盘出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受沁的浅皮壳,在和物件长期下盘摩,表皮吃土,积垢与氧化物被磨去,下面玉质才能够表露。 干坑、潮坑玉在盘摩的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受到外源物质、水分氧气等能够进一步完成和稳定性。 湿坑、钙土沁是比较深的玉,其变质皮壳受到盘摩之后,光滑度会得到改善,外源水分与有机油渗入皮壳内,会令原来一点不透的皮壳在透射光下会显得十分的润滑。 水坑玉本身皮壳就比较通透...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的文化意蘊
和田玉把件 原始先民在打製和使用玉工具過程中,發現了玉的質地細膩、色彩美麗,可使用於非生產性的裝飾上,其時間相當於考古學文化上的興隆洼、查海文化時代(公元前6200年-前5400年)。 遠古人認為萬物均有精靈(神靈,見圖),其威力無比,既可賜福也 可以降災於人類,為了獲吉避凶,人必須得到精靈的保祐,必須向他奉獻玉和獵物、用歌舞侍候(巫)。相傳至黃帝時代,人們便視玉為神物...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和田玉挂件 “我们再看皇帝的‘皇’字,是白、玉两个字。”所以,从造字的角度来看,玉,就是尊贵和权威的象征。所以,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很重要。比如,我们经常把玉放在嘴边,形容女孩子漂亮,就说,“亭亭玉立”,我估计写情书的人一定经常用这个词,形容男人长得帅就说,“玉树临风”。还有我们常说的&ldquo...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是一种精神追求
和田玉挂件 在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一件事,就是吃。当时人们是无法理解诸如闪电、打雷这样的自然现象,内心非常害怕!他们以为打雷就是天上的神发怒了。马未都说,对玉的的崇拜实际上是人们寻求内心的安宁,从物质上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因此,玉,从一开始就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需要,不像其他珍宝是随着生产力提高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珍宝凭借着奇货可居而显得贵重,如钻石,它的价值仅仅体现在稀缺性...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文化的历史价值分析
和田玉把件 据文献记载,处于中原的仰韶文化、处于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过玉制的凿、矛、斧、锛、铲、纺轮等生产工具,有的带有使用痕迹,说明它曾用于生产或战争。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制祭器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原始先民认为,玉器具有通神的功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rdquo...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文化比甲骨文早五千年
和田玉把件 龙图腾之前曾有“熊图腾” “大传统与小传统”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的一种二元分析的框架,大传统是指社会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是指多数市民所代表的通俗文化。叶舒宪颠覆了雷德菲尔德提出的传统文化起源理念,“中国文化历史最久、最源远流长的,是那些前文字时代的神话传说...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文化古代人的豪华玉佩史
如今,人们的佩饰越来越夸张、华丽、炫目,然而,再奢华的佩饰,在 3000 年前的一套晋国玉组佩面前,都会黯淡无光。 从一般意义讲,凡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玉器(件)组合成的玉佩,都可称之为“组佩”,也称“杂佩”。最早的组佩性饰品,当属距今约 1.8 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以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经钻孔串连而成的佩饰。大汶口文化的玉石组佩发现较多,良渚文化组佩更为精致。这些组佩大概多用为项饰。...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文化之闻玉识女人
文化傍晚十分正是闲逛的好时段,走在复古街边,望着这些戴玉的娇柔女子,仿如走进了唐朝,这让人不禁想到杜秋娘《金镂衣》所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之诗句来。总之在玉文化里佩玉的女人,不得不使钟情的男人去垂爱。珠光宝气的女人,她们沉静在玉的大美里,美丽的外表象玉,温润高洁,晶莹纯粹,大气纯美、朦胧精致,如水中月雾中花,难忘那一张张娇俏的容颜及靓丽身影。 那些身着傣家、景颇艳丽服饰的青春女人们...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成其美 君子之道
和田玉把件 常言道君子以之美,不以之恶。能够在别人人生路上帮助一把,或是助其解除困厄,奔向小康;或是助其金榜题名,官运亨通;或是助其喜结良缘,幸福美满,以别人之喜为自己之乐,帮别人之乐为成就自我道德之路,这是中国式的君子之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国玉文化中的君子比德于玉,即指玉有“仁义智勇洁”之五德,是君子一生行为之准则,于是便有这“玉成其美&rdquo...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器背后的故事
玉原石 古代人们认识玉以后,继而赋予玉的社会文化观念。在原始社会中,不仅用玉制作生产工具,而且用作装饰和礼仪祭祀玉器。经商、西周,玉的道德化、宗教化、化过程业已完成,并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财富的象徵物。儒家为了宣传他们的学说,总结了殷始使用和田玉的经验,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用儒家的道德观念比附于和田玉物理性质的各种特征,“君子比德于玉”,有十一德、九德...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玉器的五大工艺步骤
和田玉把件 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直到近代都是在手工业作坊中进行的。从明清时期玉业来看,其工艺流程大致分为5个步骤。 第一步是开玉,即将玉料外包裹的粗松的石面削掉,切削的主要工具是条锯。锯割时,要掺加水和颗粒细碎均匀的石砂(即解玉砂),以降低摩擦产生的热和增加摩擦系数。 第二步是在车床上将玉料琢制出器物的大致轮廓。加工玉料的车床叫“旋车”,上面安置&ldquo...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